珠柔 第141章
他颇为喜洁,喉咙里感觉到那形状,当即想象出老痰味道同触感,顿时一阵犯呕,却是眼前一黑,只觉头有千斤重,带得整个人都打起晃来。
赵明枝见状,连忙叫道:“王署!”
可怜王署先前去拦这一位枢密副使撞柱后便一直站在其人身后,方才好容易借机欲要去跟着翻满地奏章找出捷报来为天子分忧,还未来得及表现,彼处竟又起事端,忙反身去扶张异,又唤两个小黄门来打扇。
而张异却是勉力平息胸口翻涌血气,唯恐被人看出什么不妥来,又把张异来扶的手用力一甩,又咬牙站定,拱手回道:“臣无事!”
赵明枝才来时见弟弟形容不好,实在担忧,又怎会对张异没有任何意见,是以后头赵弘直发怨气之时,半点没有阻拦。
——你一个宦海滚了数十年的老狐狸,使足了心眼欺负个八九岁小儿,其心还不正,既然如此不要脸,那就活该被骂。
但此时赵弘既然已经活泼乱跳,看起来也无什么毛病,反而那张异面色煞白,嘴唇竟还有些发乌,赵明枝便又警惕起来。
虽然对方口称无事,她却不敢真正放心。
毕竟是多年老臣,中流砥柱,根深枝繁,门生故旧无数,要是真在此处被气出个好歹来,端的难以收拾,且不管朝中会掀起多大风浪,姐弟二人从前所做一切收买人心举动,效果都要打上极大折扣。
而弟弟一惯心软心善,性格难改,此刻一股气性使然才嘴巴硬了一时,日后午夜梦回,恐怕都要辗转难安,而要是将来史书上被人记上一笔……
想到后头无数事情,赵明枝手中轻轻一扯,拉了拉赵弘的袖子,又低头对他使了个眼色,复才扬声叫道:“医官何在?!”
又对左右道:“还不快扶张相公坐下!快宣医官来做诊治!”
医官是现成的。
方才为着赵弘身体,赵明枝急急催召了医官,此刻几人正好到得殿外,诸人见此情境,自然急忙进殿,还未来得及行礼,便被赵明枝指去给张异诊脉。
张异几次坚辞,终究无用,幸而会诊之后,他只是一时气血攻心,并无大碍。
赐了几瓶清心丸,又催着医官开好药方,赵明枝终于松了口气,转头再看殿外跪的一片人,才又领着弟弟上前道:“诸位卿家今日伏阁谏言,自是为朝为民,陛下从不固执己见,而今前线捷报频传,两府正要议事,诸位若有谏言,还请各以本奏,稍后再议。”
一众言官今日虽然一同伏阁,可心中想法各自不同,方才跪了半日无人理会,又见那张相公一场名流千古的撞柱自清变成了笑话,几次拿裴雍说事,偏偏就那样不巧,都说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那京兆府来的节度果然不是善茬,更不是什么君子,人都不在,尚且远隔千里,连夜都不愿意给过,当场便用几份奏报报了仇,叫张相公这一位上遮清凉伞,带玉服紫的权贵都丢出这样大脸。
今日这样发展,实在出人意料得很。
而既然达不成结果,张异也已偃旗息鼓,诸人自然不会强再出头,老实散去。
至于张异,虽说赵明枝特地嘱咐王署领人护送,他却绝不同意,更不要车辇,坚持自己走回衙署去。
赵弘今日占尽了上风,虽然犹有些不过瘾,被赵明枝连着提点两次,也知道自己不能太过分,忙道:“相公这些日子实在辛苦,前头还病了许久,还是好生回去休息,朕明日再召医官……”
张异自然没有答应,道:“臣并无病痛,今日前线战况变化如此之大,枢密院中正要就此议事、以报陛下,臣便不做多留了!”
说完,也不再啰嗦那许多,果然告退。
而王署犹豫一息,想起赵明枝方才吩咐,却是急忙带着两人追了上去。
至于那送战报来的小黄门本来还跪在地上收拾奏章,见张异立时就要踏出殿外,眼珠子一转,瞥见地上不远处一方幞头,却是不知怎的,顿时福至心灵,一骨碌爬将起身。
他将那幞头一把拾起,回头先看一眼赵明枝同赵弘,脚下半点不停,尖声叫道:“张相公!张相公!”
一面大声喊着,一面往前追去,很快至于张异身旁左前方,把方才那幞头捧起,却不想才一抬头,就见对面那张相公面无表情看向自己,只一双眼睛睁得甚大,同在瞪人似的。
被如此一瞪,此人一个激灵,脱口再叫道:“张相公,您落了幞头!!”
他做这传报之事,要求脚快手稳,再加一个声大,样样都出挑,此刻一喊一跑,动静极大,倒引得不少正往外走的言官看来。
张异哪里还肯在此处继续丢人,抽过那黄门手中幞头,也不要人帮忙重新戴上,而是攥紧了拳头,急急朝外走去,不知怎的,从后头看过去,居然莫名给人一种落荒而逃感觉。
一场闹剧终于结束,剩得姐弟二人站在原地,直到赵弘忍不住去捡起地上奏章,复又仰头问出“阿姐,我们当真胜了么”时,赵明枝方有了几分真实感觉。
听得前线大捷,更有狄兵元帅宗茂身死——及至此时,已是同从前全不相同。
赵明枝心中自是万分触动,只想面前把这些个奏章翻烂,以确认其中信息,了解更多细节。
一干奏报来得太急,又是直递御前,尚无各部司会签意见在其上,姐弟两个本本读过去,果然同往日大异,从前都是坏消息,只有坏同更坏,今日虽不至于全是好消息,可许多坏消息仔细分辨,比起从前,已是好得不能再好消息。
战况自是十分顺利,几相印证,虽然有些离得远的走马承受同差官不甚清楚前线情况,但晋军大胜,狄兵溃败却是毋庸置疑的。
而之所以前线许久没有确切战报送回,多是因为途中匪患甚多,又有狄人溃败散兵,道路难通,最后走快路了此刻仍不见踪影,倒是绕经京兆府、邓州、蔡州的先行回到,又因蔡州连日阴雨,断了必经之路上的浮桥,阻了道路,才使得许多不同时间发出的奏报同时抵达。
夹在这些重要内容之中的,还有那裴雍折子中的一句话,说是狄兵溃败速度同程度都远胜预期,兴庆府中或许有变。
而战情此外,大名府请朝廷拨银拨粮,以便赈济回返之人,难得还有通判坚守的徐州请征民伕以清道路,又求朝廷今年减免赋税等等,一份一份,都透露着各地都在努力复兴模样。
赵明枝随手取了几份要紧奏章,正要放在一边,转过头去,却见赵弘手中捧着几份折子,连坐也不坐,竟就靠在一旁柱子上,盯着上头内容看了又看,口中还念念有词一样,一面看,一面又抬头垫脚,去看角落处。
她循其视线望去,却见角落处是自己叫人摆放的舆图。
赵明枝回过头来,只扫一眼,便认出弟弟手上那三四本都是裴雍送来折子,又看他手中翻开的那一页,全是俘虏多少、杀敌多少,收复了哪里哪里等等。
本只是看看,但看着看着,赵明枝心中也莫名振奋起来。
——世上哪有不喜欢胜的人?
自弟弟被自愿坐上这龙椅,从来不是逃就是跑,看他时候愁眉苦脸的多,哪怕是笑,那笑里也常常透出勉强,从无现在眉飞色舞的样子。
赵明枝一时安静下来,倒是赵弘终于回过神来,仍旧捏着那几本奏章不肯放开,口中则是问道:“阿姐,你说裴雍明明这样厉害,狄人一路南下,打其他州县时候跟切瓜菜一样,落到他手里,说撵就撵,说赶就赶,说杀就杀——可为什么张相公他们还那么讨厌他?”
他说着又把眉头皱成了一个小小浅浅的“川”字,道:“张相公他们怎么那么讨嫌的?也不见有什么本事,只会喊逃喊跑,都这样了,教课的时候倒知道同我说‘吾日三省吾身’,轮到自己了,就也不肯反省,怎么有脸教训我,又说那裴雍坏话的?”
赵弘到底是个孩子,说话一时成熟,一时又童稚,赵明枝听了不免失笑,然而笑着笑着,安静了好一会,复才道:“正是‘权衡’、‘朋党’四字。”
赵弘愣了愣,认真想了半日。
赵明枝却是又道:“阿姐虽不懂什么为君道理,但从来水至清则无鱼,人非圣贤,总有优缺之处,谁都不能幸免,你是天子,当能用裴节度这样官员,也能用张相公如此臣子。”
“只会说嘴的,又有什么好用……”赵弘虽不敢十分反驳,到底忍不住嘀咕了一句。
经筵日久,他自觉已经看透了这些个所谓“老臣”,说起话来头头是道,做起事来——哪里会做事,只会拖做事的人的后腿!
今次若不是自己信了那节度使裴雍,同他一并回京,最后也是全靠他北上驱狄,说不得此时还窝在蔡州,或许已经被逼至杭州!
听得弟弟这般想法,赵明枝心中微妙得很。
自己与裴雍……两人当中信赖自不必说,可另再说,却不能任由弟弟如此非黑即白。
“张相公可不是什么‘只会说嘴’的——能进两府的,又岂有庸碌之辈?”她顿了顿,“至于裴雍,且不论此人能力品性,朝中许多事情,却要讲求牵制权衡,不能全数托付于个人品行。”
“夏州那一位少时可是人人称赞,只说材质绝佳,才登基时,也朝野皆赞明君——时移星易、人心思变,未必人人能始终如一……”
“我就不会变!我同阿姐都不会变!”赵弘忽然道。
赵明枝怔了一下,却是展颜一笑,指着地上许多折子道:“今日事情甚多,等你有空,不如把两府官员行状寻来好生细看……”
赵弘当即点头应是。
虽然事情杂乱无章,宛如一满缸水打头倾倒下来,赵明枝疲倦之余,心头还是火热得很。
这样多的捷报,更意味着不仅前线形势逆转,北面大部收复,朝中也要应势做出调整应对,莫说枢密院要据此重新调派兵力,还要会同转运司一并安排辎重粮秣补给:所谓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,前线收复失地越多,便意味着补给运送阵线越长,便是其余衙门,也自有更多事情要做。
——那许多城池县镇落于狄人手中日久,晋人纷纷南逃,今日故土得回,便是朝廷不做发动,也有赶着想要早日回去趁着春耕未曾全数过去,多少得种一二麦谷,才好叫秋冬明年不至于饿死。
而安排这许多人北归,当地治安谁人来管?斗殴偷抢了怎办?出了死伤又当如何?管事的官员,做事的吏员、巡铺,另有里正等等,平日里说起来好似不打紧,真正用时,却是缺一个都麻烦。
就在满朝上下一片忙乱之中,那狄军元帅宗茂的首级,和两个令朝野震惊的消息一同送入了京城——狄人首领乞木落马而亡,其弟宗骨继位,拟同大晋议和,欲要求娶长公主赵明枝。
第226章 降价
那急脚替还未进京时候,沿路便已经快速传开捷报,有些半路还在观望商队再无半点迟疑,立时刷开膀子,拼命往京城赶,不过一两日功夫,城中货物便做先次第,后极速增加,码头处日日停满了大小船只,装货卸货不停,各处城门也有车马川流不息,便是半夜时分,不管内城还是外城道路上,一刻都没有停过车轮滚动。
而货一抵达,便被等侯许久的商人抢购一空。
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,为什么货品便同水涌一样在市场上冒了出来,而自己这一处早早高价定下的却没有一点反应,不仅如此,一旦派人上门多做催问,倒是不少顺势毁约的,退定金退得那叫一个爽快。
墨香准备做在前头,早已领一群人等着,又雇了账房同小工预备点数、计算数量。最近雨水甚多,小工们有货卸货,无货就只好干坐着,盖因送来的货总是稀稀拉拉,外头十来条长凳上就一直坐着人,眼看四处都长青苔了,这只有这一片地方被蹭得锃光瓦亮的。。
至于那特地赁下的位置便利许多大库房,眼下只用了几间,还只堆了个半满——甚至其中一间放的不是货,全是毁约时候商家送回的订金同罚金。
等了两天,眼见事态越发不好,她连忙去向赵明枝请罪。
翻着墨香送来的账册,赵明枝只点了点头,道:“不妨事,你照先前契约办就是了。”
墨香心中惴惴,忙道:“可京中样样东西价钱都在涨,殿下给婢子安排这样要紧事情,又给了那许多银钱,小的却是连漫天撒钱买东西都做不好,收个货都收不到……”
赵明枝笑道:“同你有什么关系?你又不是铜钱外圆内方,那货怎会叫你想收就收?”
见赵明枝还有心情说笑,墨香急得不行道:“可咱们没货卖,外头价钱下不去怎的是好!?虽是得了不少送过来的罚钱,可看眼下情形,恐怕全数添补上去,也买不回殿下本来预计数量……”
“再等一等……”赵明枝道,“若非京中样样东西价钱都在涨,他们又怎会宁可赔钱也要留住手头货品?还不是想着再多涨一涨,其中差价大了,一点子罚金又算得了什么?”
“但多这一点子罚金,虽不是不能再出去买货,可一旦出去买了,岂不是又再把价钱推高……”
赵明枝抬头看了一眼万年历,心中又算了一回日子,才又道:“不必担心,也就是再忍一两日的事情了。”
墨香心中再焦急,此刻也不敢再做追问。
宫外临时租赁的库房同院子里还有无数人等着她,有来交货的货商,有来送账报账的账房,还有许多被派出去追采买进度,终于回来汇报的手下,一想到那场景,墨香便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可她更知道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与面对的难处,根本不能同赵明枝相比。
殿下面上看平静,可究竟多少天没有好好合个眼,又有多少事情待她决定,除却她自己,旁人都不知道。
墨香犹记得自己前次回来时候,见得外头几大抬折子被搬送进来的模样,而桌上、地上更还有无数,当然只看一眼便令人头皮发麻,而殿外甚至还有几名朝臣等候。
心中强逼着自己多撑一撑的墨香又熬了一天一夜,也未拢回多少货,一面收,一面按着市面价格略略压低一点往外抛,只这一点点数量,当真如同重石由水中沉潭,丝毫水花都激不起来。
她才稍稍睡了一会,便听得外头拼命敲门声,一个熟悉的宫人正大声喊她名字,又道:“墨香姐!快起来!今日粮价跌了!!!”
墨香一下子根本反应不过来,睁着眼睛看了看那房顶——仓促赁下的房舍,人人都忙,自是来不布置采买,连帐子也没有装,抬头就是四面光秃秃墙,又有结丝垂坠蛛网,更有春夏小虫乱飞。
她简直不知今夕何,只觉得自己好似还在梦中,才要闭眼再眯一会,忽的反应过来,一骨碌爬将起身,连头发也来不及扒拉,脸也不洗,趿拉着鞋抹了两把脸就去开门,中途还险些跌了一跤,却是半顾不上,匆忙把门一下拉开,问道:“你说什么!”
门外人半点也没有耽搁,那手还做拍门状,正喘着气,见门开,嘴里立时叫道:“粮价跌了!我从梁门大街出来时候还是一百五十文一斗,等进了这条巷子,便跌到了一百四十,眼看还在一路跌,外头各处粮铺子都开了门敞开了卖,却无几个去买的,个个都还在等!都说还有的降!”
墨香茫然极了,问道:“怎么回事?不是各家都不肯发卖,要囤积起来,卖个高价么?怎么突然……只粮价降了么?”
那宫人道:“今早外头四处在传,都说咱们前头回报,说是前线大捷!狄兵退了,那狄人首领,唤作什么乞木的那一个落马死了,新上去的要来议和——消息才传进来,本来无事,不知怎的,早间外州、固子门便一股脑用进来许多车辆,那队排得甚长,接着南熏、宣化、新曹几门也堵了起来,南熏门外连一早欲要往外走的倾脚头都被拦在路上,堵得到处臭烘烘的……”
“我只盯着粮谷,还没去问旁的,但看这架势,恐怕不但粮价,其余东西样样价格也要大跌!”
两人还在说外,外头有匆忙跑进一个人来,急急叫道:“外头来了许多货商,问前次咱们开的价钱还作不作数,都说要卖货过来!”
墨香听得这话,却是露出这些日子以来难得轻松又轻蔑的一个笑,冷嗤道:“从前求着卖,开那样高价,个个都要毁约,今次见得降价了,倒是想着回头来找?想得倒美!当真以为自己是铜钱,外圆内方的,人人上赶着求呢!”
然则她半只脚还露在外头,头发杂乱,眼角还粘着不少附着物,倒叫这分明似乎十分霸气言语大打折扣起来。
收到消息的自然不只在外头忙于收货的墨香一行人,京城内外早都沸腾起来,狂喜之外,又有难以描述气氛。
如果说百姓们先前得知前线捷报还有几分不敢置信时,此刻有了这个最有力消息佐证,自然再无半分疑虑。
议和肯定是要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