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爱书楼>历史军事>珠柔> 珠柔 第155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珠柔 第155章

今日三军还朝,郊迎完毕,而弟弟慰问将士时候,也有裴雍站在一旁作引,顺利之外,也叫上下无不刮目相看。
既是无甚要事,赵明枝一颗心放回肚子里,那疲惫便再难强撑,同弟弟交代一声,只说自己另有他事,不做陪宴,便先退下了,等回得殿中,稍作洗漱,倒头便睡。
不知为何,这一次觉睡得仍旧不太安稳,中途醒来不知几回,周身是汗,头也发晕,手脚发软,周身乏力,迷迷糊糊之间,想到次日仍有许多事情要做,忽的惊醒,睁眼一看,竟然已经辰时。
她将要起身,更觉无力,只得打铃使人进门,召了轮值医官来,一探脉息,果然暑热入体,又早有风寒,脾虚肝伤,乃是寒暑往来之症,此时正在发热。
那医官开了药方,自然多做嘱咐,叫赵明枝少做思虑,多多休息,避寒避暑,修生养息云云。
只赵明枝吃了药,当时热度退下,药力一过,晚间热度再发,烧得一时迷糊,还记得交代不要叫弟弟过来,以免过了病气。
她高烧反复,其中难受不能言说,先还顾着朝中事情,挣扎着看了半日折子,看到后头,慢慢再撑不住,只觉胸口处发紧,双眼赤红发热,甚至呼吸也有些艰难,只得撂开手去,再度躺下。
如此一病,墨香、玉霜不在左右,其余宫人拿不定主意,又不敢报赵弘,只好再去宣召医官。
而赵弘兴冲冲下得宴席,虽不至于志得意满,却有许多话想要同赵明枝说,谁知才出宫门,便被告知人已睡下,心知长姐辛苦,纵使有些失望,也不再过去打扰,于是自行睡下,直至次日一早再又去问,方才晓得原委,倒是兀自生气起来,又不能责怪旁人,只能急急去催各处医官。
赵明枝这一回病得来势汹汹,几个医官轮番上阵,又药又灸,那烧依旧退了又起。
她人烧得十分痛苦,脑子处于清醒又模糊状态,分明转不动,但又白日黑夜都不能好睡,只觉全身又热又冷。
如此数日,赵弘急得团团转,几乎要闯进赵明枝寝宫去看她情况,都被人拦下,莫说日常经筵,便是朝会时候都难以专注,一日七八次召见医官问话,恨不得出去张榜尽招天下神医入宫给自家长姐看病。
天子如此模样,自是看在两府眼中,少不得多生想法,有那往好处的,或赞一句“姐弟情深”、“同胞同血”,有那不往好处的,却要说一句“少年浮躁”、“行事轻浮”,至于张异等人,更要再做摇头,暗骂“长于妇人之手”。
这一日,彼处赵明枝高烧未退,此处朝会一散,张异却是快行几步,看了杨廷一眼。
两人落于一旁,齐头向外走去,走了一阵,俱不说话,直到左右再无旁人,张异才叹了一口气,道:“陛下如此,只怕将来宗室未必能有安稳。”
他忍不住再度发出感慨,道:“那宗骨死得真不是时候。”
杨廷道:“早死也有早死的好,能少打三五个月烂仗也算省事了,至于其余……”
他顿了顿,看了一眼远处站立禁卫,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模样,道:“人贵有自知之明,如若不自知,再设他法便是,只这一向毕竟也算出力,不闹到最后,还是要多给几分面子,省得上下闲言碎语。”
张异望之冷笑,道:“听闻前次中书呈递的人事差遣,宫中可是有许多话说的,且先等一等,待得了批回,再看中丞如何多给几分面子!”
他口中说着,足下加快几分,当先而去。
而杨廷站在原地,面上虽不动声色,那手却在袖中慢慢握紧成拳,半晌,才继续向前走去。
北面既复,狄人已退,自然要第一时间选派北去官员,只是大小州县,有近有远,有上有下,只京畿左近几个上县都不知多少人盯看,其中势力俱要平衡。
自杨廷手中呈递的任免提议,自然也有所倾向。
赵弘一个小儿,连官职差遣都未必能全数分得清,哪里能有什么话,说来说去,不过是屏风后的人不肯答应罢了。
不同于张异,比起夏州那一位,杨廷还是更愿意当今坐稳龙椅的,只是以史为鉴,再看今上性情、行事,却叫他不得不多生一分忧心起来。
不过寻常病痛而已,才病几天,陛下便如此失措,平日里也是事事要看屏风后那一位意思。
牝鸡司晨,可从来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第243章 脉案
赵弘自然不知道朝中臣子如何议论,也无暇去做顾及。
他自小体弱,这一两年颠沛之下更是久病缠绵,十分晓得高烧不下会有多难受,自然焦心不已,任由流内铨催请多次,又有杨廷等人提点说战事已定,身为天子,依故事,当要面见新任官员才是,依旧暂放一旁。
被催得多了,赵弘做便板着一张脸道:“难道就差这一二日功夫?我看先前北面没有官员时候不也好好的,怎么如今狄人退了,反而不行了?”
又道:“真个那样着急,先行一步便是,哪里一定要觐见了?”
这话自然强词夺理,他心中自知,只一时气愤罢了。
下头官员各自劝谏,有说此一时彼一时的,也有说正因如此,才要早做发遣官员,督促百姓回乡稼樯,以免田地抛荒,农事荒废的。
赵弘听得心头火气一盛,忍不住道:“还要怎的督促?京畿两地这许多北地流民帮着耕种无主荒田,先前朝廷不是才发过告示叫他们自行认领,只说认了荒田的,或得收成,或得银钱,许多人都选了头一项,难道今日狄人退了,还未到得收成时候,便要把人赶回去吗?那收成同银钱又是谁来掏给?”
他越想越是恼火,眼下早非才继位时候,看那许多奏章,又翻不知多少箱子宗卷,还跟着赵明枝一并理政许久,多少心里也有了点数。
从前外地转官入京也好,京中官员外派也罢,等差遣、候天子觐见花费数月,乃至经年的也并非罕见,从前什么都好说,到了今时,反而催来催去的,也不知究竟是想看自己笑话,还是另有打算。
只赵弘毕竟性子柔和,也抹不开面子,心中不管怎么想,反问一句便是极限了。
幸而年龄再小,毕竟天子身份,一旦发怒,旁人尽皆不敢再说,倒是安静了两日。
然而能推迟接见官员事宜一时,经筵却避无可避。
这日正轮到张异,教授完毕,他却并不着急走,而是对着赵弘道:“听闻陛下才延迟了面见轮转官员之事?”
赵弘课前方才宣人去召两个御药监医官进宫,心中只想去问赵明枝病情,如何愿意在此处耽搁,只是被张异问了,却也不能不做理会,皱眉道:“我看往日宗卷,哪怕从前太上皇面见臣子,似乎也没有那样着急罢?”
张异如何不晓得这两姊弟感情,正要借此时候行事,便向赵弘进言道:“旁人或许可稍做后推,只有一人——无论如何,还请陛下早则今日,晚则明日,至少抽出半天功夫面见才是。”
赵弘心中已经十分不耐,只勉力压着,看向张异问道:“不知张卿所说的是哪一位?”
眼下已经下午,哪里还有半日功夫,至于次日,一来有大朝会,躲无可躲的,二来又是杨廷经筵,总不能不给老臣面子,如若挤压出半日功夫,都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。
张异回道:“回禀陛下,乃是那节度使裴雍。”
他才出此言,见得赵弘错愕模样,心中冷笑,面上却是十分郑重模样,道:“裴雍才在北地得了大胜,而今回朝,陛下虽有郊迎,又设宴款待,毕竟人多话杂,于情于理,也当早日宣见——此人威风纵性,在西北一地做惯了主,要是等得久了,心里生出嫌隙来便不好了。”
“臣也听闻公主殿下得病,晓得陛下心系同胞,此乃天经地义之事,自为纯孝友悌,可那裴雍差遣、官职俱未得定,而今在京中暂无差事,若叫他借此发难,又要提出重回京兆府,却也是一桩大麻烦,陛下今次面见,还当好生劝抚,多夸多赞,使其莫要生事才好。”
赵弘从来不是不讲道理的人,如何不晓得莫说裴雍今次立下如此功劳,便是没有功劳,一地节度例行回京,天子也当要第一时间召见,才能体现重视。
自家此时所为,看在旁人眼里,说不得便是十分怠慢。
张异察其色,观其颜,复又补道:“听闻这两日间时时有人去流内铨问话,又有许多人打听今次朝中赏赐差遣,其中未必没有那一位裴节度意思——总不好叫他自来催问罢?”
赵弘虽十分不愿意,却也只好应了。
张异得了他点头,也不肯由此罢休,又连连催问。
赵弘本来就烦,以他城府见识,哪里分得清对面人如此以公压人目的,只是这般被压着,已是生出百分不耐,虽然晓得面见裴雍极为重要,也对其人甚有好感,依旧有些不耐起来。
他实在明日无甚空闲,被张异拿大道理说得烦了,当即着人写了一道口谕,又召黄门过来使其带着去寻那裴雍,令人即刻觐见。
张异在此处认真给裴雍上眼药,后者却是没有闲着。
裴雍一回京,手下兵马调拨、人事调整自不必说,数万人马本是拼凑而来,先前行军时候,高压之下倒是安份,而今立功回京,或要归队,或要扎营,也有当做重新分派的,将领、部属各有所求,难免多起争执。
他虽放权手下,仍旧有许多要亲自出面事情,忙了两日,终于告一段落,未曾想又等了许久,仍旧不见先前安排出去的人来回话。
原本忙时还能勉强忍耐,眼下无事压着,他便一刻也不愿再等,当即起身就要出门,只才行几步,就见远处一人大步跑来,扫灰扬尘的,走得近了,原是卫承彦。
当日天子郊迎,卫承彦自然在那功臣之列,他的封赏早早就定下了,差遣正在京城,其实许多手续要办,但因其另有打算,并不愿领,是以一直拖着不肯过去。
而裴雍才回京,虽一直忙碌,没有找到同他单独说话机会,也已经先使人安排了几桩事情给他跟进,卫承彦来来去去,紧赶慢赶,此刻都还没有忙出个所以然来。
但他心里头总有记挂,早叫人盯着自家二哥,一听说其腾出手了,就匆匆赶过来,见得裴雍,还未走到跟前,张口已经问道:“二哥,先前小赵同你一道进京,怎的进到现在,也不见得人出来?你晓不晓得她住在何处?”
又道:“我四处问,也不曾见得木香……”
裴雍正要答话,不想外头亲兵匆匆进来,道:“节度,营中来了一位传信天使,说是天子召见,请节度速速进宫陛见。”
此人话音才落,门外便有兵卒引着数名黄门进来。
诸人脚步匆匆,当头那一个手带黄帛,却不是什么骈四俪六的正经诏书,只一道口谕,果然一通诵告,乃是天子召裴雍即刻进宫面见。
此人宣召完毕,一旁自有人送上谢礼,他却连连摆手,只站在一旁同裴雍问礼几句,虽无其余言语,其中催促意思,却是十分明显。
天使就在一旁,卫承彦多少话都再不好问了,只得偃旗息鼓,眼看自家二哥同那一干黄门一道进宫。
人都走远了,几名才收到信的将领才急急赶来,连个背影都不曾瞧见,看到卫承彦立在此处,如何肯放过,立时就围了过来。
都是的熟人,也没有那许多讲究,其中一人当即问道:“听说大内来了天使,要召见节度,厉老三,你晓不晓得什么事情的?”
卫承彦也正一肚子不满,闻言没好气地道:“我怎么晓得!进京这许多天,先前没声没息的,忽然……”
他说到此处,倒是闭了嘴。
“我使人去流内铨打听了,说是还没收到中书行文,也无人晓得节度会得什么差遣……”说话人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,“按理已经这么久了,多少也能有些消息。”
另有人道:“我倒是打听到些风声,只不晓得那风声究竟是真是假——传言宫中有意要要节度留京进枢密院……”
此人话一出口,个个沉默下来。
能有资格围在此处的,自然都是信得过熟人。
放在不知情的人看来,留京入两府乃是高升,可众人都是西北出身,如何不知道枢密院如何看待自己一干人,朝廷又是什么态度,更晓得从前干戈首尾,说来说去,不过“明升暗降”四个字罢了。
“要是入了枢密院,必定是要除兵权的吧?”有人问道。
这话问得过分一厢情愿,旁边本来人人心中都憋着气,不用卫承彦说话,便有人冷笑道:“节度人在京城,如何去管京兆府的兵?难道还能把禁军给节度去管?”
又有人道:“说的什么废话,同哪里兵又有什么关系?枢密院同三衙分立,一个管调兵,一个管兵,真个进了枢密院,手头无人可用,身边同班站的又都有过节,说不得就要任人捏圆捏扁了去!”
“要我说,还是回去的好!”
“仗也给当今打完了,贼人都撵得干净,三年五载北面都只有小事,总不至于鸟儿打尽了,弓都要折了烧火去吧!”
眼见众人越说越没个正经,本来一心想着问自家二哥“小赵”来历的卫承彦,此刻也再无心情,脑子里只有烦躁,把眼睛一瞪,道:“这是节度自家事,他要留京便留京,愿回京兆府,便会京兆府,若他不问,你我都不当要多嘴才是,不然传得出去,还不晓得外头要怎么议论,不要给他添麻烦才好!”
竟是把从前裴雍教他的话,老实不客气地学了给旁人听,倒叫这一众人个个面面相觑,本是一意表忠心,此刻也不敢再啰嗦了。
而不管卫承彦嘴巴上怎么说,其实早拿定了主意,他自知脑子并不十分得用,总归跟着自家二哥走便是,只是难免又为其人忧心,想了想,也不指挥旁人,自家打马厩里随意寻了匹马,只带一个随从,便往大内而去。
他到了地方,也不胡乱打听,更不啰嗦,在那宣德门外、潘楼街上就近寻了间茶铺,喊了一桌子小食,心里用足了十分力气,把那茶水想成酒水味道,就着小菜边坐边等起来。
且不说宣德门外,卫承彦如何心焦,宣德门内,裴雍穿过几重宫门,在那几名黄门引领之下快步行了两炷香功夫,才终于进了崇政殿中,向天子行了礼。
赵弘坐在桌案之后,左手边是枢密院再度送来的封赏草案,右手却是两名医官给赵明枝下的脉案同药方。
他半颗心琢磨当要如何给这一位节度使封赏,半颗心却忍不住还在研究其中脉案意思,又比对这几回药方中区别,此刻见了裴雍行礼,竟是晚了一息才惊觉过来,忙道:“裴卿快快免礼!”
正说着,想到先前蔡州时候若无这一位节度鼎力而为,自家哪有回京机会,而若无对方用命,又哪有今日在此处发呆机会,一时也为自己分心羞愧起来,尤其想到前两日郊迎时候,全靠对方出力,自家才能如此顺利,便再不好意思,连忙站起身来,向着一旁黄门道:“快给裴卿看座!”
只是那交椅搬了过来,裴雍却是坚辞不受。
眼见对面人如此,赵弘心中亏欠之心更重了。
他与裴雍本就并无多少君臣情分在,自蔡州一见又别,如今已经数月。
赵弘自当了这个皇帝,其实说话分量并不很重,也常为人孩视,乃至无视,倒是在这个传言中嚣张跋扈,割据一方的节度使身上得了少有尊重,此时把先前事情想了又想,歉道:“其实前日就当请裴卿入宫一见,只是忽有急事,才耽搁到现在。”
说到“急事”二字,赵弘忍不住又看向了右手边的脉案,停顿一息,才道:“今次若非裴卿之力,京城难保,北面亦难保,枢密院中正做赏赐,只不晓得裴卿自家什么想法?”
天子自给了台阶,按理裴雍当借坡而下才是,他却并不说什么套话,而是道:“陛下既问,臣也不说那等敷衍回答——中书若有结果,便依中书所定便是。”
他话语之中毫无勉强,也正因此,反使赵弘心中更为纠结起来,一时竟是安静下来。

<< 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 >>

爱 书 楼